企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是:折旧基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应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记入“累计折旧”科目,按照直线折旧法,年折旧20000元,那么,如何进行折旧会计分录呢?已提足折旧的超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直线法:寿命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应当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当月使用,当月不计提折旧的,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一个月内减少或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将计提折旧,下月起停止折旧。已提足折旧的超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计提折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是:①房屋建筑物20年。
企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有:折旧基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寿命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逐渐损耗并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的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使用固定资产而在使用寿命期间对固定资产共有部分的消耗。
折旧只是成本分析。折旧不是对资产的估价。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用途。因此,固定资产折旧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所以也会对现金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应折旧的固定资产并非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折旧。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具备以下条件:使用寿命有限,并能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直至没有使用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科目固定资产应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记入“累计折旧”科目。1.“累计折旧”科目比较特殊,属于资产科目,但与一般资产科目不同的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资产,简称“专业”。类似的会计科目还有累计摊销、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等。2.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率,计算月折旧额。
按用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的固定资产,企业在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4.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关于“累计折旧”的会计处理生产设备累计折旧先记入制造费用,最终会转入营业成本。不能计入成本,毕竟对你来说是一种消耗磨损!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和消耗,其价值会逐渐降低,这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当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时,应进行计算(即折旧)并入账。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也引起费用的增加。所以理论上折旧的会计处理应该是:借:管理费,其他贷:固定资产。但如果这样记录,“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会随着折旧逐渐减少,其余额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所以账户上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账户上也不能反映折旧的累计金额。
折旧怎么做会计分录折旧是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使用、到期、损耗等原因而价值减少的部分,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需要折旧。那么,如何进行折旧会计分录呢?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某公司购买一台机器,价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按照直线折旧法,年折旧20000元。
会计计提折旧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特点:将已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平均分摊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 *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月折旧固定资产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平均摊销)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 *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指固定资产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再乘以一个递减分数,计算出年折旧额)公式:年折旧率[可接受]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依据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当月购入,下月计提折旧。在直线法下,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月折旧率,其中月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双倍余额递减法等12种加速折旧法在会计上也可以使用,但税法上只允许使用直线法,谨慎性原则不是针对贬值行为本身。就折旧而言,主要是指折旧方法的采用和后续计量,先看谨慎性原则的解释:谨慎性原则就是稳健性原则,是指当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对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以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预测可能的损失,不如预测可能的收益”。